而粤军也是抗日战争前期抵抗最激烈,伤亡最严重的军队,以至于打到抗战后期粤军人数已经寥寥无几。
正所谓壮士90万,归来仅3000,说的就是粤军。
至今,广东省内几乎随处可见的烈士陵园,都是那段血与火的见证。
可以说,在前期日军侵华战争中,如果不是粤军打响了第一枪,打响了全国抗日情绪的爆发,触发了真正意义上的“全民抗日”,或许日军就会在国人稀里糊涂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,就已经实现了它“灭国”的计划。
正是粤军的这一枪,惊醒了国人。
第四名:赣军(江西)103.8万人
十个江西人里,就有一个参加了部队,这就是当时江西。
当时,江西全省人口只有一千多万人,而参军人数却高达103.8万人。
在前期装备劣势的情况下,赣军和日寇激烈搏杀,死守江西,单单在江西守卫的前后战役中,就有超过50万的赣军战死沙场。
而如此惨烈牺牲所换来的,就是当时南方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沦陷后,只有江西如同一根钉子一样,死死的扎在那里,堵住了日寇进一步的战略计划,稳住了当时东南地区一溃千里的局面。
第三名:湘军(湖南)157万人
湘军,一个时常被提及的称呼,它之所以这么出名,就是因为在抗日战争中,湘军打出的血性和风格,让人记忆深刻。
对于日军来说,啃下湖南,不知道磕碎了多少颗牙齿。
进入湖南之后,每到一个城市,日军就要面对一场近乎于疯狂的城市保卫战,湘军所在的地方,只有一个信念:想要占领这座城市,那就从我们湘军的尸体上跨过去!
寸土不让,每座城市必争!
想要灭我华夏,先灭我湖南!
湘军就是用这种近乎于疯狂的战斗意志,将日寇一次次的击退。
尤其是长沙保卫战中正面击溃日军的战绩,几乎可以说是扭转整个抗日战争格局的关键之一。
最令人震撼的是,在长沙保卫战中,几乎所有的中高级将领都提前写下了遗书,表达了绝不撤退,死战到底的决心。
而事实上,湖南也的确是所有省份中,死伤将领最多的省份。
正是因为这份血性,才让湘军这两个字至今还口口相传。
第二名:豫军(河南)190万人
在整个抗日战争中,死伤最为惨重的就是河南,开头我们提到,全国因抗日战争死伤人数达到3500万,而河南就占据了其中的1400多万!
惨痛的生活让无数河南人无法再忍耐,无数人加入到抗日战争的第一线,用自己的血肉和日寇作战。
根据统计,从河南出来的豫军人数高达190万人。
第一名:川军(四川)350万人
要论知名度,能跟湘军一较高下的,就只有川军。
川军的人数多到什么程度?这么说,当时的部队里,每6个人里,就会有一个来自四川。
而川军的阵亡比例,也是所有人中最高的,占到了全部的19%,也就是说,每牺牲5个战士,就有1人来自四川。
“出川”,这两个普通文字就因为抗战时期川军的大无畏,而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。
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,川军有无数次血拼到底,死战不退的记录,他们出川只有一件事,那就是:杀敌!杀敌!杀敌!
川军的气质就如同当时川军主帅刘湘遗嘱里写的那样:
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,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!
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,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!
四川青年王建堂请命杀敌,在出发前,其父送来一面死字旗,写到:
国难当头,日寇狰狞,国家兴亡,皮肤有份,本欲服役,奈过年龄,幸吾有子,自觉请缨,赐旗一面,时刻随身,伤时拭血,死后裹身,勇往直前,勿忘本分!
国难当头,日寇狰狞,国家兴亡,皮肤有份,本欲服役,奈过年龄,幸吾有子,自觉请缨,赐旗一面,时刻随身,伤时拭血,死后裹身,勇往直前,勿忘本分!
这一个个事迹,串联成了川军的魂魄。
抗日战争胜利后,全国欢庆胜利,只有四川,几乎家家素缟,户户设灵。
总有人欢庆胜利,也总有更多的人,会为了这场胜利,而献出自己的生命,之后,他们在角落默默擦拭伤口,看着用血肉铸就的和平,诉说思念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